時間:2022-09-06 16:03:31來源:hydma 點擊:0
李德群院士學為人師、言為士則、行為世范。三十余年持之以恒傳幫帶,建成了德才兼備、創新有為、育人突出的老中青三代數字化材料成形教師隊伍,獲評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主持國家級教學團隊和國家精品課程,出版專著教材21部,獲省部級教學成果一等獎3項。甘為人梯,是學生們的良師益友,指導研究生106名,桃李滿天下,為黨和國家培養了一大批材料成形領域的棟梁之材。
國家需要什么 我們就研究什么 1986年,李德群在導師肖景容教授的安排下,赴美國康奈爾大學訪學。期間,李德群全身心投入注塑成形過程計算機模擬技術的研究,并為美國AC-Tech公司開發出商品化二維冷卻系統分析軟件,并隨即收到了留美工作的橄欖枝,其薪酬相比國內當時的月工資而言,是一筆天文數字,他卻謝絕了美方工作的邀請,毅然選擇回國,響應導師肖教授“在華中大建立一支從事塑料成形模具技術研究在內的高水平學術隊伍”的號召,抱著“通過拼搏可以縮短差距,甚至超越國際一流水平”的堅強信念,返回祖國,回到母校參與籌建塑性成形模擬及模具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率先開創數字化材料成形研究的新方向。 回國,不僅因為導師和母校的召喚,也源自家族血脈中流淌的中華傳統文化價值觀?!皭畚抑腥A、興我家邦”,是李院士曾祖父于1890年光緒年間親筆手書80字家訓中第一句,家訓至今仍被懸掛于他家院士舊居廳堂上。這80字彰顯了祖輩“德才報國、詩禮傳家”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也讓李氏“德”字輩走出了“一門三院士”:兄弟三人均有留學海外的經歷,但都放棄國外發展機會,歸國科研,李德群就是其中之一。 李氏家訓 面向國家需求,李德群推動國產自主研發的材料成形模擬系列軟件從無到有。彼時,國內的注塑成形技術尚不過關,生產過程不僅費料,產品次品率也很高,大量的成形模具依賴進口,國家急需改變在這一領域落后于人的窘境。李德群意識到,要想徹底擺脫受制于人的局面,只有一個選擇:“國家需要什么,我們就研究什么?!?/p> 明確了目標,李德群率領華中大注塑成形課題組著手攻關,“我們必須研發出屬于中國自己的注塑成形模擬軟件”。20世紀90年代初,課題組自主研發出華塑CAE,我國終于能自主生產出更精密而經濟的塑料制品,該軟件成為我國材料成形模擬領域的知名品牌之一,這項成果打破了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完成了從跟跑到并跑的第一目標。 百年前,李氏先祖奮筆疾書家訓時,他生活的舊中國正飽受列強欺凌,因此勉勵后人愛家愛國、勤學苦讀、奉獻社會;百年間,一代代子孫傳承“德才報國”家學家風,自強不息,英才輩出;百年后,李德群用行動交出了一份材料報國的答卷。 材料要成形,學生更要成才 三十余年,李德群堅守三尺講臺,重德育人,“材料要成形,學生更要成才”是他不變的師者初心。 從材料成形到學生成才,李德群將大象無形的報國之志,化為三十余年有形的立德樹人工作點滴,他用敢拼搏、敢啃硬骨頭的精神投身于我國材料成形的研究,實現了我國該領域與國外發達國家之間從跟跑、并跑到領跑的轉變;他用朋友般的愛心、細心、關心澆灌學生成長,為國家培育了一批批材料人才。面對沉甸甸的榮譽,他說:“我個人的作用有限,成績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我要感謝我的團隊,感謝黨的正確領導,感謝我們的新時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