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11 15:06:23來源:hydma 點擊:0
所謂的分型面,就是打開模具取出產品的面。分型面的選擇也是模具設計的第一步,它受到產品的形狀,外觀,壁厚,尺寸精度,模穴數等很多因素的影響。一般的產品拿到手里,大分型面確定我相信大家對這個基本沒什么問題??蓪τ诤芏嘤袀瘸樾?,或者涉及到枕位,碰穿,插穿時。這些就有爭論了,怎么去選擇有時候還真不是個簡單的事,因此,咱們這里來聊聊如何去選擇分型面。
1) 分型面選擇的總體原則
分型面的選取不僅關系到塑件的成型和脫模,而且涉及模具結構和制造成本,因此,必須重視選擇分型面。一般來說,分型面選擇的總體原則主要有三:
1)保證塑件質量。這是最基本的一條,必須使塑件質量符合預定要求。
2)便于塑件脫模。易于脫模,可使生產率提高,塑件不易變形,提高正品率。
3)簡化模具結構。同樣一個塑件,因為分型面選擇的不同,使結構的復雜程度有很大不同,合理地選擇,即可簡化模具結構。
(2) 怎樣選擇分型面
型腔與模具的關系基本上可分三類:型腔完全處于動模中;型腔完全處于定模中;型腔分別處于動、定模中。由于塑件的形狀繁多,分型面選擇的變化也很多,為了使大家對分型面的選擇有個基本了解,下面介紹一些典型分型面的選擇。
1)長型構件的分型,如圖1所示。若塑件的長度較長,如管形、柱形、桿形塑件,如把型腔放在一塊模板中,會使脫模斜度過大(圖a),若把型腔分別安排在動、定模中(圖b),可減小脫模斜度,使塑件兩端的尺寸差異不致過大。
圖1- 長型構件的分型
a)脫模斜度過大的分型 b)減小脫模斜度的分型
2)將塑件留在動模側的分型,如圖2所示。將塑件留在動模側,可易于設置和制造結構簡單的脫模機構。因此,要盡量將塑件留在動模側。如對蓋形塑件,分型面按圖a的選取較為合理;如對帶嵌件塑件,因嵌件不會收縮而包緊型芯,分型面可按圖b選?。蝗羲芗男托緦ΨQ分布,應按圖。分型,迫使塑件留在動模上;若是帶有側孔的塑件,應按圖d分型,避免定模抽芯。
圖2- 將塑件留在動模側的分型
a)蓋形塑件 b)帶嵌件塑件 c)型芯對稱塑件 d)有側孔塑件
3)保證塑件外觀質量的分型。塑件的外觀質量是需要保證的,在選擇分型面時認真考慮,如在平滑的表面或圓弧曲面上應盡量不設置分型面.
4)有利于排氣的分型,如圖3所示。在注塑模中常把分型面用作排氣通道,為了排氣的順暢,應將分型面設在熔體流料的末端,注意在其末端不應有所阻擋。圖b, d的結構就比圖a、c合理。
圖3- 有利于排氣的分型
5)保證同軸度的分型,如圖4所示。很多塑件都有同軸度要求,在模具設計中應當保證這個要求,一般應使塑件中有同軸度要求的部分設計在同一動模板內,以滿足精度要求。圖a可滿足同軸度要求,而圖b合模不準確,難以滿足同軸度要求。
圖4- 保證同軸度的分型
a)保證同軸度的分型 b)難保證同軸度的分型
1一動模 2—定模
6)有側孔時的分型,如圖5所示。選擇分型面時,應盡量避免采用側向抽芯或分型,如必須時,可參考下述原則,圖a將側型芯設在動模上,便于抽芯,而若設在定模上,則抽芯較難;圖c是將抽芯距離長的放在開模方向,而將抽芯距離小的放在側向,較為合理,而若按圖d分型,則給脫模帶來困難。
圖5- 有側孔時的分型
1—動模 2—定模
7)保證精度的分型,如圖6所示。在塑件上有的表面精度要求較高,如螺紋面、配合面等,此時分型面不能通過這些表面,否則會影響塑件的精度,甚至難以使用。如圖3的分型保證了螺紋的精度,圖b的分型通過螺紋軸心,就不能保證螺紋精度;圖c的分型保證了圓形表面的完整、光滑,而d在其周邊會有一道明顯的合縫線,影響外觀和使用。
圖6- 保證精度的分型
a)保證螺紋精度的分型 b)不能保證螺紋精度的分型
c)保證塑件外觀光滑的分型 d)不能保證塑件外觀光滑的分型
8)要求壁厚均勻的薄壁塑件的分型,如圖8所示。要使壁厚均勻,不采用通常的平面來作分型面,如圖b而是采取圖a所示的錐形階梯分型面。
圖8- 要求壁厚均勻的薄壁塑件的分型
a)錐形階梯分型面 b)平面分型面
分型面的選擇比較復雜,涉及的因素很多,上述的種種介紹,可作為分型選擇時的重要參考,在實際操作中,往往要根據具體情況,靈活地進行選擇。
上一篇:降低模具成本六大招!
下一篇:溫度不達標,“高精度”從哪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