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4-14 14:57:00來源:未知 點擊:0
海關總署13日發布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進出口總值6.2萬億元人民幣,比2016年同期增長21.8%。其中,出口3.33萬億元,增長14.8%;進口2.87萬億元,增長31.1%;貿易順差4549.4億元,收窄35.7%。一季度我國進出口延續2016年下半年以來回穩向好走勢,連續三個季度進出口總值實現同比增長。
展望未來,業內人士指出,進出口有望延續回升,但價格上漲貢獻減弱、基數抬高,二季度進出口增幅可能略降。因全球經濟總體復蘇,預計全年出口有望好于去年,但英國“脫歐”、法德大選等風險使得國際環境依然嚴峻復雜。
外需改善帶動出口增長
數據顯示,3月我國出口總值1806.09億美元,增長16.4%,比2月回升17.7個百分點。
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指出,進口大增的原因主要在于:一是內需向好。3月中采制造業PMI超預期上升至51.8,連續6個月處于擴張區間。二是價格同比上漲。3月大宗商品價格較為平穩,但同比漲幅依然較高。
九州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則強調,由于2016年以來人民幣實際匯率指數(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從100.94大幅下行至93.22,跌幅近9%,人民幣匯率貶值對中國出口帶來一定正向作用,進一步支撐出口大幅走好。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國際市場需求改善帶動我國制造業生產復蘇??紤]到全球經濟復蘇緩慢、貿易保護主義抬頭、英國脫歐及歐洲大選等不確定性因素,下半年的出口狀況有待進一步觀察。
需求回暖推動進口增長
連平認為,去年1-3月進口增速為負,低基數、價格回升以及需求回暖帶動進口快速增長。同時,剔除價格因素影響后,大量進口商品的進口量顯著增加,反映近期國內經濟回暖帶動進口需求。
鄧海清則認為,進口同比大幅走好,關鍵在于工業企業動力充足、實體經濟回暖明顯,以及大宗商品價格處于歷史高位,“新周期歸來”仍在繼續。
連平預計,未來進口增速可能有所回落,隨著低基數效應減弱以及進口價格同比增幅收窄,全年進口增速高于出口增速可能性很大。由于進口大幅增長,今年貿易順差可能降至近3年低值。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黃頌平預計,二季度我國外貿進出口增幅很可能出現回落。但同時也應看到,我國外貿發展仍存在許多有利條件,國內經濟穩中求進、脫虛向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繼續深化,出口先導指數連續5個月穩中向好。我國外貿發展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在不發生大的風險情況下,2017年我國進出口有望延續回穩向好勢頭。
上一篇:IMF六年來首次上調全球增長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