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印出口要注意防范貿易摩擦
時間:2017-06-29 15:30:00來源:未知 點擊:0
不知一家公司信譽如何,訂單接還是不接,有些難以抉擇。這是多數供貨商面對一家不知底細的外貿公司時的心理狀態。其實,對身處一家外貿公司的工作人員而言,他們也會有這種困擾。
一、印度再三發起,對中國的反傾銷調查
近期,在與其他印度客戶合作時要留心。今年來,中印貿易摩擦不斷增加。據上周商務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產品共遭遇來自15個國家和地區發起的37起貿易救濟調查案件,涉案金額共計53億美元。從國別來看,印度立案12起,美國立案11起,位列前兩位。
據了解,根據印度駐中國大使館于今年2月發布的《2016年中印雙邊貿易報告》顯示,中國已經超越美國和阿聯酋,成為印度第一大貿易伙伴和第一大進口來源地。印度也是義烏小商品的主要出口國之一。據義烏海關統計,今年前五月,在義烏排名前三的出口國家中印度位列第一,之后是伊朗和伊拉克,主要以出口機電產品、塑料制品、紡織品、鞋類、玩具等產品。
雖然出口量較大,但出口時遭遇的反傾銷調查也較多。據分析,中印之間貿易摩擦日益加劇與“中國制造”和“印度制造”在國際社會上的競爭有莫大的關系。目前,中國與印度在服裝、紡織、鞋類等勞動密集型行業競爭較為激烈。
6月26日,印度最大紡織品公司SRF和Reliance集團(Reliance Group)向印度商務部發起起訴。此外,印度政府已決定開始進行光伏雙反調查,為期四至六個月。
印度利用“反傾銷”等手段來對抗“中國制造”,外貿商在接印度客戶的訂單時要多留心,多與客戶交流,要了解自家產品是否在被“反傾銷”調查的產品范圍內,以免被征高額的稅率,或是出現被扣押等情況。
二、給客戶賒賬要有度
此外,近日中印沖突不斷升級,而印度國內也剛遭遇力度最大的稅改,接印度客戶的訂單時,要注意收匯風險。“接單前要對客戶進行評估,多從義烏預警平臺、中信保等第三方機構,同行等渠道處了解客戶資信情況,接單時要最大限度的提高貨款預付比例。”外貿業務員鮑靜表示。
“外貿商最好建立一個企業內部的應收賬款管理制度,每天對時間較長的應收賬款進行審核,持續監控拖欠賬款的客戶。公司盡量聘用有外貿經驗的財務人員。如果使用賒銷的貿易方式,一定要為賒銷客戶建立授信額度,堅決不允許賒銷金額超過授信額度,一旦接近授信額度,要抓緊追收欠款,堅決不允許拖欠。”鮑靜說,這也是她最近和一位同行交流時學習的經驗。她說,如果已發生拖欠,要保證及時與客戶溝通,保持聯系,保留所有與客戶的聯系記錄,盡量保存書面溝通過程,同時立即通知公司管理層進行決策。
上一篇:中國投資促進拉美經濟發展 獲當地民眾贊譽
下一篇:世貿組織:新增貿易限制措施創2008年以來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