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xvdrx"><form id="xvdrx"><nobr id="xvdrx"></nobr></form>

<noframes id="xvdrx"><form id="xvdrx"><span id="xvdrx"></span></form>

    <address id="xvdrx"><nobr id="xvdrx"><progress id="xvdrx"></progress></nobr></address>

    <form id="xvdrx"></form>

      <listing id="xvdrx"><listing id="xvdrx"><meter id="xvdrx"></meter></listing></listing><address id="xvdrx"><nobr id="xvdrx"><progress id="xvdrx"></progress></nobr></address>
        ?
        歡迎光臨黃巖模具行業協會!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欄目列表


        外貿預警

        301條款來了!媒體:特朗普最快本周對中國發起貿易


        時間:2017-08-03 15:20:00來源:未知 點擊:0


        摘要:多家媒體稱,特朗普將鼓勵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對中國貿易做法發起調查,最快于本周公布相關決定,包括全面關稅在內的所有政策工具都會被考慮在內。

         

        多家媒體稱,特朗普正考慮動用“301條款”對中國貿易做法發起調查,最快于本周公布相關決定。

         

        據路透社報道,美國政府一位高官8月1日表示,特朗普總統對于如何回應其所謂的中國不公平貿易做法,目前已接近做出決定。

         

        據Axios,特朗普正考慮揮出“301條款”大棒,鼓勵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按照1974年貿易法的第301條款,對中國貿易做法發起調查。特朗普政府最早可能在本周公布相關決定。

         

        一旦根據“301條款”發起調查,要么會導致中美兩國在WTO框架下再次“對簿公堂”,要么可能會招致特朗普政府對華貿易的單邊報復措施。具體將是何種結果還很難說,但包括全面關稅在內的所有政策工具都將會被特朗普政府考慮在內。

         

        美國對華貿易逆差最大 中方稱愿擴大自美進口

         

        美國商務部公布的2016年貿易數據中,對中國的貿易逆差占比47%,為3470億美元(約合2.39萬億元人民幣),在所有美國貿易對象當中排名第一。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高峰7月27日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

         

        中國對美貨物貿易順差原因是多方面的,歸根結底是由兩國經濟結構、產業競爭力和國際分工決定的,也受到現行貿易統計制度、美方對華高技術出口管制等因素的影響。

         

        中國并不刻意追求貿易順差。我們愿繼續采取積極措施,擴大自美進口。希望美方也能相向而行,在放寬對華出口管制等方面邁出實質性步伐,為減少美方貨物貿易逆差作出努力。

         

        比起出于所謂“國家安全”考量對中國鋼鐵和鋁進口制品收取反傾銷稅,針對知識產權保護對華采取強硬態度,在美國國內幾乎沒有爭議。

         

        特朗普政府“301條款”大棒即將揮出 揮棒人正是當年“搞垮”日本的貿易代表

         

        按照1974年貿易法的第301條款,總統能夠單方面實施關稅或其它貿易限制,以保護本國產業免受其他國家“不公平貿易做法”的損害,例如違反貿易協定或者增加美國企業負擔的“差別對待”等行為。

         

        早在今年3月,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就向國會提交貿易政策年報,稱將考慮啟用不受制于世界貿易組織(WTO)的裁決,對不公平貿易對象國采取制裁措施的美國貿易法“301條款”,其中強調稱,“如果嚴格執行,將成為促使外國選擇適應市場的政策的強有力手段。”

         

        美國上世紀九十年代曾動用“301條款”,針對日本汽車維修零部件市場的行業管制政策這顆”眼中釘“,單方面提出對日產高檔車征收100%關稅的措施。日本堅稱美國這種做法違反國際規定,但最后還是通過WTO談判框架外的美日雙邊磋商,做出擴大日本購買外國產零部件的妥協措施才得以解決。

         

        負責對華貿易事務的現任美國貿易代表羅伯特·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今年5月低調上任。見聞主編精選《特朗普內閣最后一塊拼圖:當年“搞垮”日本的貿易代表再次披掛上陣》中曾提及,萊特希澤簡直就是為了美國貿易代表一職而生。其在里根政府中擔任貿易代表副職時,也戰功顯赫,是1985年推動日本簽署《廣場協議》的主要參與者之一。



        上一篇:進口政策一再收緊,外貿收匯風險高企

        下一篇:2016年全球十大港口排名

        Copyright? 2014 黃巖模具行業協會.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話:0576-84223311 傳真:0576-84223323
        E-mail: hm@hydma.com 未經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sitemap 模具網 外貿網站建設 技術支持
        国产91精品一区二区视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