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13 09:38:24來源:hydma 點擊:0
編譯作者:沈國兵,復旦大學世界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一、全球貿易新態勢
全球貿易增長回升,但前景黯淡。貿易脫鉤(Trade Decoupling):中美之間貿易相互依賴正在下降。2023年第一季度,主要經濟體之間貿易增長喜憂參半,中國和印度的出口增長顯著。在全球友岸外包的趨勢下,中美之間的貿易相互依賴有所下降。服務貿易的增長超過了貨物貿易的增長。信息和通信技術相關產品的貿易繼續下降。預計2023年第二季度貿易增長將減弱,下半年貿易增長前景不利。
二、全球貿易趨勢及實時預測
2023年第一季度,商品和服務的貿易增長均為正。在2022年下半年的低迷之后,貨物貿易在2023年第一季度有所反彈,比2022年第四季度增加了約1000億美元。全球服務貿易增長也出現了反彈,2023年第一季度增長約500億美元。聯合國貿發會議預測顯示,2023年第二季度全球貿易將疲軟,因為預計商品和服務貿易將保持在與2023年第一季度相似的水平。2023年上半年貿易額有所增長,但增長率仍然很低。貿易額在2023年第一季度恢復了增長,并已恢復到類似貿易價值的模式。與2023年第一季度相比,第二季度的貿易量預計將放緩。
三、全球貿易的主要影響因素
在連續兩個季度下降后,全球商品和服務貿易在2023年第一季度反彈,與2022年第四季度相比增長了約2%。與2022年第四季度相比,受中國經濟活動復蘇以及道路車輛和藥品貿易增長的推動,2023年第一季度全球貨物貿易增長了1.9%。能源價格的寬松導致全球貿易增長放緩。全球服務貿易在2022年全年保持韌性,2023年第一季度增長約2.8%。這一增長部分反映了新冠肺炎大流行后旅游業和旅行的持續反彈。
目前對2023年第二季度的預測表明,全球貿易增長將放緩。全球經濟預測最近被下調,持續的通貨膨脹和金融脆弱性等因素,加上烏克蘭持續的戰爭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對全球貿易構成了挑戰。總體而言,2023年下半年的全球貿易前景是悲觀的,因為負面因素主導了積極因素。
積極因素:(1)服務需求增加。全球商業服務預計將在2023年下半年繼續增長,主要受信息和通信技術服務需求增加以及旅行和旅游業反彈的推動。(2)支持綠色轉型的貿易增加。預期國際貿易模式將與向綠色全球經濟的過渡更加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反映氣候承諾的貿易和工業政策必然會影響貿易流動,特別是與商品和服務相關的節能產品和可再生能源生產(energy efficient products and renewable energy production)。(3)運輸成本仍然較低。全球運輸能力依然強勁。上海集裝箱運價指數已恢復到新冠疫情前的水平,預計在2023年全年將保持在較低水平。
負面因素:(1)地緣政治因素。烏克蘭戰爭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仍然是影響2023年國際貿易的最大因素。(2)全球經濟疲軟。全球經濟預測正在下調,許多國家的經濟增長預計將保持低于歷史趨勢。(3)貿易限制措施可能增加。大型經濟體持續的內向政策可能導致貿易限制措施的增加,從而阻礙國際貿易增長。(4)工業產出放緩。2023年5月,中國和美國采購經理人指數均有所下降,表明未來幾個季度工業生產將下降。2023年5月中國的出口也低于預期,表明全球商品需求疲軟。 (5)通貨膨脹、商品價格和利率上升。由于持續的通脹壓力,預計許多經濟體將保持相對較高的利率。盡管大宗商品價格呈下降趨勢,但預計仍將高于疫情前的平均水平,尤其是能源、食品和金屬行業。(6)對債務可持續性的擔憂。目前創紀錄的全球債務水平,加上高利率,將繼續對許多國家的宏觀經濟狀況產生負面影響。有潛在脆弱性的經濟體的借貸成本可能會進一步上升。
四、主要經濟體的貿易趨勢
第一,主要經濟體的貿易趨勢喜憂參半。過去四個季度,主要經濟體的商品貿易增長喜憂參半。巴西、印度、美國和歐洲聯盟的進出口均顯著增長。而其他主要經濟體的貿易增長喜憂參半,往往為負,尤其是在出口方面。從季度來看,2023年第一季度主要經濟體的貿易趨勢更加低迷,在許多情況下是負面的。一個明顯的例外是中國和印度的出口大幅增長。
第二,主要經濟體的貿易表現參差不齊。關于服務的數據只有一個季度的滯后時間。從新冠疫情中復蘇,過去4個季度,大多數主要經濟體的服務貿易都有所上升。然而,2022年第四季度的季度增長率表明,這些積極趨勢已轉為消極趨勢,服務貿易遠低于2022年第三季度的水平。
五、2023年第一季度的區域貿易趨勢
第一,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總貿易模式相似。平均而言,發展中和發達國家最近的全球貿易趨勢相似。發展中國家的進出口每年平均增長6%。然而,當東亞經濟體被排除在外時,發展中國家的年貿易增長率要顯著更高,約為14%。季度環比數據表明,貿易停滯在2023年第一季度普遍存在。
第二,北美、非洲和太平洋地區的貿易仍然是增長的。除了俄羅斯聯邦和中亞經濟體組成的區域外,所有地理區域的全球貿易每年都呈正增長。然而,東亞地區的貿易增長明顯低于平均水平。考慮到貿易逐季度增長,除了太平洋地區、北美和非洲外,2023年第一季度大多數地區的貿易額都有所下降。然而,在2023年第一季度,這些地區的貿易增長微乎其微。在區域內貿易方面也觀察到類似的模式。值得注意的是,在2023年第一季度,非洲內部的貿易增長率為3%,跑贏了其他區域內貿易。
六、全球貿易動態與貿易依賴
第一,全球貿易友岸外包和日益集中于主要貿易伙伴。在2022年和2023年第一季度,國際貿易的地理鄰近度保持相對穩定,這表明至少平均而言,缺乏顯著的近岸(nearshoring)或遠岸外包(far-shoring)趨勢。然而,自2022年下半年以來,貿易的政治鄰近度顯著增加。這表明雙邊貿易流動的方向正在重新調整,以優先考慮具有相似政治價值觀的國家(友岸外包)。與此同時,貿易伙伴的多元化程度有所下降,這意味著全球貿易已更加集中在主要貿易關系之中。
第二,由于烏克蘭戰爭、美中緊張局勢和英國脫歐,貿易依賴關系發生了變化。過去四個季度,烏克蘭戰爭、美中貿易關系脫鉤以及英國脫歐的后果正在塑造關鍵的雙邊貿易趨勢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這些因素體現在感興趣的經濟體及其主要貿易伙伴之間雙邊貿易關系的變化之中。
七、2023年第一季度行業層面的全球貿易趨勢
2023年第一季度,運輸和信息通信技術相關行業的貿易持續下降。過去四個季度的全球貿易趨勢受到幾個因素的影響,但主要受能源行業的影響,能源價格上漲導致貿易價值上升。其他貿易增長的行業包括農產品、服裝、化學品和道路車輛。相反,辦公和通信設備以及運輸部門的貿易有所下降。按季度計算,能源行業的貿易價值出現逆轉,與2022年第四季度相比,2023年第一季度有所下降。在同一時期,辦公和通信設備貿易繼續呈下降趨勢,而金屬、化學品、礦產、制藥和汽車行業的貿易增加。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