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2-12-20 14:36:00來源:yinhecms 點擊:0
“參加展會是為了證明我們還活著。”這是某知名外貿論壇發在第111屆廣交會專區的一條帖子。不曾想,這條帖子的查看量竟多達12255次,并獲得了148條回復。而大多數的回復都是對主帖表示贊同,認為當前國內外復雜環境下,生存已超越利潤成為多數外貿企業最基本的追求。
自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壓在中國外貿企業身上的擔子便越發沉重,起初還只是國際經濟不景氣帶來的外需不振等問題,到了后期,隨著危機效應的傳導,人民幣升值、通脹引發的原材料和人力成本的激增、嚴峻環境下同行間更趨惡性的競爭等問題也接連涌現。重壓之下,第111屆廣交會最終成交結果出現了3年以來首次下滑,加之最新公布的4月中國進出口數據增長低于市場預期,一些業內人士不禁慨嘆,2012年中國外貿實現10%的增速目標難度加大。
好在“活著很難”的中國外貿企業依然有繼續好好活下去的決心,并為此付出行動。本報在第111屆廣交會上組織的百家外貿企業生存狀況抽樣調查結果顯示,有42%的外貿企業表示要加大研發投入,以突圍當前困境。56.86%的外貿企業表示已具備或正在尋找海外市場代理,以應對外需不暢的情勢?! ?/span>
專家直言,近幾年愈發嚴峻的外貿形勢令國內外貿企業開始意識到轉型創新和開拓新市場的必要性,并有更多的外貿企業加入到轉型升級的隊伍中。雖然外貿增速“保十”的任務艱巨,但企業的積極努力至少為這場攻堅戰增添了勝算。中國外貿的前景亦會因此而更加光明?! ?/span>
成本+外需揮之不去的陰霾
原材料、人工成本上漲逼仄外貿企業利潤空間并不是新鮮事,但由于疊加了外需市場委靡的背景,卻成為第111屆廣交會困擾大多數外貿企業的大問題?! ?/span>
本報調查結果顯示,有60.78%和74.51%的外貿企業將外需不振和成本上升列為其廣交會接單的最大障礙。然而,在高成本下,企業又無法順利提價,高成本和低外需使外貿企業腹背受困。被調查企業中,有58%的外貿企業作出了維持原有報價甚至降價的選擇。“訂單量下降、原材料緊缺,工人工資卻持續在高水平徘徊;同時,客戶還不斷壓價,內外擠壓使得我們公司的利潤空間被進一步壓縮。”以歐美日為主要出口市場的青島耀盛工藝品有限公司趙經理表示?! ?/span>
郭陽是至信貿易(大連)有限公司的執行董事,他所在的公司以生產戶外箱包為主,主要銷往歐美、巴西、墨西哥等地。他坦言,今年一季度公司訂單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0%,預計二、三季度的訂單也不會有太大起色。“參加廣交會30多次,這次感覺格外冷清。”郭陽說,“經濟形勢不好,客戶擔心即使下單采購,也不一定賣得出去。”
如果持單觀望是成本增長和外需不振雙重擠壓下的結果,那么,外貿企業只需“熬著”等外需市場恢復便可再度迎來春天。但問題的關鍵是,很多采購商并不滿足于觀望,而是開始選擇價格更低的新供貨商。很多企業告知,這個問題目前比較棘手。“我們的一些老客戶已經開始轉移訂單了,比如向越南等東南亞國家轉移。”江蘇省紡織工業(集團)輕紡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范斌文稱。南京三角洲玩具禮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楚建平就直言:“公司到德國參加玩具專業展時,遇到了老客戶將一部分訂單轉到泰國生產。”
范斌文和楚建平都認為,近幾年國內持續上漲的人力成本,是驅動玩具訂單轉向成本更低市場的根本原因。盡管目前這種“微量”的訂單轉移現象尚不足以威脅中國“世界工廠”的地位,但他們也表示,如果任由這個趨勢發展下去,中國出口陣地的淪陷將會是早晚的事?! ?/span>
對此,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院長霍建國表示,成本上升疊加外需市場不振,是今年中國外貿出口的最大難題,甚至令2012年的外貿比2008年金融危機時更加難做?! ?/span>
分項來看,外需市場恢復只能等待國際經濟的好轉。至于企業抱怨的成本壓力,霍建國認為,成本上漲已經成為結構性因素演變的必然結果。后期,政策方面一定會從源頭進行調控,包括水、煤、油、工資上漲幅度等。但政策見效也需要一個時間周期。另外,鐵礦石、石油等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也并非國內政策所能掌控,因此,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外貿企業寄望于成本上漲壓力自行緩解并不現實,要做好心理準備。
研發+開拓全力抓住的法寶
不過,復雜的國內外形勢并未壓垮外貿企業發展的信心。調查結果顯示,盡管出口環境惡劣,但仍有78.43%的外貿企業表示,無論環境多么艱難,也不會考慮關閉工廠?! ?/span>
更值得欣喜的是,與前幾年政府宣傳外貿企業轉型升級、企業大呼“沒錢、沒人”的境況不同,第111屆廣交會上,眾多外貿企業開始流露出對轉型升級的期望。當被問及在國內通脹壓力和國際市場委靡的背景下,外貿企業該如何確保生存和長期穩定發展時,加大研發投入、提高勞動效率、向高新技術產品轉移分別以42%、32%和20%的高比例位列前三。除此之外,56.86%的外貿企業表示要“走出去”開拓海外市場。其中,8.16%的企業稱,已在海外擁有自己的銷售代理?! ?/span>
山海集團董事長尚勁松是走在外貿企業轉型升級道路上的先驅者之一。他指出,金融危機以來的實踐證明,外貿很難再像以前一樣大幅增長,當前需要的是整合過去發展的優勢資源,重新塑造外貿企業的競爭優勢。而山海集團的選擇是加大研發創新投入,抓住國內外市場營銷?! ?/span>
尚勁松所在的公司主要出口各種日常生活用品,包括水壺、調料瓶等。雖然這些產品并不起眼,但公司卻花大價錢請來瑞典設計師進行設計,為這些簡單的用具增添更多功能和附加值。同時,公司全力開拓國內外市場,其自主設計和命名的品牌在國內外市場均有相當的認可度。“有了前期設計研發投入的鋪墊,并經過了轉型升級期的陣痛,現在我們的產品已在國內國際市場占有一席之地。第111屆廣交會上,有很多企業不敢報價、不敢報高價,而我們就沒有這個擔心,不僅不用壓價贏得客戶,還能以比同類產品更高的價格報價,且接單情況不錯。”尚勁松坦言。“外貿企業轉型升級從被動應對到主動出擊,這是一個好跡象。”霍建國肯定地表示。他稱,國內外雙重壓力終于讓外貿企業意識到轉型升級的必要性,而部分企業轉型升級的成功實踐也給他們帶來了更強的市場競爭力和更大的利潤空間,同時也讓中國外貿看到了希望?! ?/span>
2012年政府工作報告將外貿增長目標定為10%,但現實情況并不樂觀。作為中國外貿晴雨表的廣交會,其本屆成交量出現下滑,而4月份中國出口經調整后同比增速也僅為7.2%,遠低于10%的市場預期和一季度外貿增幅9.8%的水平。這些數據令市場開始懷疑中國外貿今年“保十”目標可否順利實現。
為了打贏外貿“保十”這場攻堅戰,霍建國表示,應該抓住轉型升級成功企業的“亮點”,以點帶面,給予他們更多的金融、政策支持,幫助這些轉型成功的外貿企業繼續發展壯大,吸引和帶動更多外貿企業加入到轉型升級的隊伍中來。這樣,不僅能加大今年外貿增長實現10%的勝算,中國外貿前景亦會因此更加光明?! ?/span>
本報調查結果顯示,位列外貿企業希望政府給予支持的項目前幾位的分別是:出口退稅政策、內銷渠道拓展、技術升級改造、產品研發、融資支持。
下一篇:受鋼材成本影響 全球扣件價格上漲